各个杂志以及新媒体的投稿邮箱两个高赞回答已经说得差不多了。但既然邀请了我,这又是我职业相关的问题,那还是说几句。
题主所问的问题其实挺复杂的。单纯的知道杂志、公众号的投稿邮箱还不够。还涉及到如何锻炼写作水平、如何把握不同平台之间的风格差异,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问题。我就从这几个方面来说一说,希望能帮到题主。
1、给杂志投稿应该遵循“循序渐进”的原则,先从自己熟悉的,层次较低的报纸开始。学校文学社有校报的话,就从校报开始,校报的编辑应该是最有时间和你沟通交流的编辑了。没有校报的话,许多市晚报都设有专门设有刊登学生作品的版面,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爱好者起步平台,上稿难度不大,还能够在周围的人群中获得关注度。我也是从这里起步的。
2、向全省、全国发行的大刊物投稿的话,一定要弄清两件事,一是杂志的风格是什么,另外一个是自己擅长的文章风格是什么。举几个例子,如《花火》,其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校园爱情、都市爱情;《科幻世界》文章类型为科幻小说;《知音》文章类型为“家庭伦理剧”“明星花边八卦”。一篇能够刊登在《科幻世界》上的文章是绝对不可能刊登在另两家上的。每一位作者所擅长的文章类型都有限,一定要找到与自己擅长的风格“对路”的杂志。有一个简单直接的办法,就是给编辑部打电话问,一般来说编辑都会用最简单的语言给你概括出自己杂志的风格。比如题主如果给我所在的《意林》杂志打电话,我肯定会告诉题主,《意林》的文章风格是“简短而有吸引力”。
3、在给目标杂志投稿前,一定要多读。翻来覆去地读每一期的期刊,看一看,这本杂志经常刊登哪几个作者的文章?这几位作者有什么语言特点?每个栏目刊登的文章都是什么?如果能对这本杂志的每一个栏目风格都了如指掌,自己写的时候能认准了某个杂志的某个栏目去写,那么上稿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。
4、大概的说一说现在主流杂志的文章类型。基本上就这么几类。杂文时评、散文、小说、影评。杂文时评以财经类、新闻类杂志居多,而且基本是专人撰写的特稿,距离题主较远。散文以生活类散文居多,这也是主流杂志最喜欢刊登的文章类型。但散文一定要以“事件”为主,讲述一件或有趣、或感动、或发人深省的故事,不要纯抒情或纯说理的散文。有一类散文稍微特殊,就是美食类文章,这类文章可以讲述围绕美食发生的故事,也可以纯粹写食物本身的色、香、味。具体写法可以参照@蔡澜先生或者@张佳玮张公子。小说最常见的即为校园、都市爱情小说,古风小说也占有一定的市场,类型诸如武侠、玄幻、科幻类小说需要投专门的杂志,如《今古传奇·武侠》《科幻世界》等。影评以最新、最热的电影为主。一些杂志也会刊登经典或冷门电影的影评。至于学生经常写的议论文,除了专门的写作教学杂志外,其他杂志基本是不登的。
6、公号文和杂志文有相似有不同。相似之处在于公号文主要类型依然是上面这几个。杂文时评、散文、小说、影评。杂文时评、影评以专业的号为主,主流文章是叙事性散文(如“我有一个朋友XXX”),小说比较多的也是校园爱情、都市爱情文。
7、在问题描述中题主有句话写得特别好,“慢慢写,慢慢来”。写作的确是一个“慢”的过程,想投身这一行,耐心和坚持尤为重要。
8、不知题主对于“成为作家”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。是在杂志上登一篇文章算是作家了呢,还是出了一本书算是作家了呢?又或者,靠写作来养活自己才算是作家呢?做到前两点很容易。做到第三点很难。
我国的杂志多数为月刊或半月刊,稿费价格区间多数都在50-100元。我所在的《意林》杂志全国发行量前三,签约作者稿费最高可以开到千字600,在业内属于很高的水平了,但我们杂志上稿很难,要经过三层审核才能够最终上版。纯以一期来稿量和上版数做比的线(评论区有小伙伴表示被这个比例吓到了,在这里解释一下。这个比例是一期总的来稿数与上稿数的比,但具体到个人,这个比例是不同的,有的人投一百篇也上不了,归根结底是“路子不对”,就是对杂志风格不了解。了解杂志风格,知道怎么写的人,投稿命中的概率很高。比如我之前提到的张佳玮张公子,就做到了几乎每篇新文我们都会刊登)。
出书的收益相对好一些,但也不会很高。以一个水平中上且稍微有些名气的作者来说,他一本书的版税是5%,售价20(即一本书作者本人收入一块钱)。书平均销量三万册,一年拼命赶稿的话可以出三本,这样他一年的收入也就是九万元左右,尚不及一线城市的普通白领。
公号的稿费同理,专职公号写手是很难靠稿费维持生活的。自己运营公号另当别论。但自营公号主要的收入来源于广告,文章本身的打赏并不会太多。
另外还有一个可以靠写作挣钱的职业是网文作者。网文作者的“上限”非常高,顶尖的网文作者一年版税收入可达上亿。但“下限”也同样非常低。一个专栏作者、公号写手,勤快一些,一个月起码能挣上千块,但网文作者很可能辛苦几个月“颗粒无收”。写网文很容易,但出头很难,竞争太过残酷,太过激烈。想要出头,文笔、毅力、运气缺一不可,“封神”几率太低,可能几十万分之一的概率都没有。不信的话,看看网络作家富豪榜,看看唐家三少、我吃西红柿、天蚕土豆他们“霸占”榜单多少年了。
所以,我给题主的建议是,如果大学期间能够出名的话最好,没有的话,毕业后先找一份足以糊口的工作,然后利用空闲时间坚持写作,不断地投稿,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文笔,等待成名的机遇。@马伯庸亲王不是还在“低压配电行业”做了好多年么。
9、如果题主想做编辑的话,我自己的经历可以分享一下。好多人问过我,理科生是怎么跨行去做文学编辑的。其实这和文理科关系不大,杂志社更看重的是相关经验。我从高中起就给各大杂志投稿,大学的时候因为经常在《意林》上稿,和编辑们已经很熟了。同时,我大学在校刊编辑部工作了三年,还做了一年执行主编,审稿、调版式、校对等相关经验都还算丰富,大四那年刚好意林编辑部在招实习生,我就去跟着大家做了几个月,毕业后就自然地留在编辑部了。
10、再分享一个能让文章吸引人的小技巧。也是我们刊登过的一篇文章里写到的。假如题主要写钓鱼,那么该怎么写呢?哪些该详写,哪些该略写呢?你需要想,自己钓鱼的时候,哪一刻最激动。是等待的时候吗?是钓上鱼之后吗?都不是,是鱼儿咬钩,鱼线猛地绷紧的那一刻。把那一刻写好、写细,文章自然就生动了,自然就能打动人了。
11、最后,说几句总结吧。其实大家都知道,写作这条路很难走,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,每一次的全情投入,其带来的收益都是不确定的。投身于这一行的,都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。
很多人问过我,“我想当作家/我想出书,能不能一句话告诉我应该怎么做”,我都会这么回答,“写就是了”。这句话同样也送给题主。